電話: 0312-3517222 / 3365902
傳真:0312-3365902
網址:www.13661ca.com
地址:河北省安國市現代中藥產業園區
秦皮,中藥名。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、白蠟樹、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。生長于山坡、疏林、溝旁。分布遼寧、吉林、河北、河南、內蒙古、陜西、山西、四川等地。味苦、澀,性寒。主治:清熱燥濕、收澀止痢,止帶,明目。用于熱毒瀉痢、赤白帶下、目赤腫痛、目生翳障。
入藥部位
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、白蠟樹、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。
性味
味苦、澀,性寒。
歸經
歸肝、膽、大腸經。
功效
清熱燥濕,收澀止痢,止帶,明目。
主治
濕熱瀉痢,赤白帶下,目赤腫痛,目生翳膜。
相關配伍
1.《本草經集注》:“大戟為之使。惡茱萸?!?/p>
2.《藥性論》:“惡苦瓠、防葵?!?/p>
用法用量
6~12g。外用適量,煎洗患處。
使用注意
脾胃虛寒者忌服?!侗窘浄暝罚何柑撋偈痴呓?。
炮制方法
揀去雜質,洗凈,潤透后切塊或切段,曬干。
生理特性
枝皮呈卷筒狀或槽狀,長l0~1500px,厚1.5~3mm。外表面灰白色、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,平坦或稍粗糙,并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,有的具分枝痕。內表面黃白色或棕色,平滑。質硬而脆,斷面纖維性,黃白色。氣微,味苦。干皮為長條狀塊片,厚3~6mm。外表面灰棕色,具龜裂狀溝紋及紅棕色圓形或橫長的皮孔。質堅硬,斷面纖維性較強。生于山坡、河岸、路旁,山地雜木林中或生于海拔1300~3200m的山坡雜木林中。喜溫暖濕潤氣候,喜陽光。
產地
1.苦櫪白蠟樹:分布于東北、華北及黃河流域、長江流域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2.白蠟樹:分布于中國南方各地。
3.尖葉白蠟樹:多為栽培,也見于海拔800~1600m的山地雜木林中。
4.宿柱白蠟樹:分布于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四川。